2020年11月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廣州落下帷幕。雷競技ray官網“肯萊科特——鋁鎂薄壁構件焊接裝備領航者”斬獲銅獎。項目指導老師、材料學院副院長陳書錦賽后表示,“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致力于打破技術壁壘當今世界,國際競爭風起云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但是,“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鋁鎂核心焊接正是大國重器和國民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器材、導彈殼體、軌道交通、汽車部件等多個重要領域。由于技術機密,這些行業的高精度攪拌摩擦焊接裝備一直被國外封鎖。
陳書錦和團隊清醒認識到核心技術依賴進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為此,“肯萊科特”致力于打破此項壁壘,在一代代技術的提升中,將項目做的越來越完備。
“當時這個項目團隊成員剛加入時,有三個技術難點很難突破,一是難以控制實時溫度,會導致薄板變形;二是難以精準定位匙孔,會導致焊接后匙孔嚴重嚴重;三是難以精準控制壓力,會導致飛邊、溝槽磨損。” 陳書錦介紹,自研究啟動以來,團隊一茬茬接力,共歷時八年數據采樣,完成了全鋁系列最佳焊接工藝數據庫,五年的專業理論和工程經驗積累,三代樣機迭代開發,為今天“肯萊科特”的完美呈現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心血 。
堅持信念反復打磨
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沒有志向和勤奮,就不會達到心中的目標。從挑戰杯大賽、“創青春”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團隊一路打磨一程坎坷。不同的經歷給了項目老師和團隊成員別樣的經驗。
陳書錦介紹,每次參賽對參賽團隊都有不同形式的考驗,挑戰杯側重于創新和實用,創青春看中商業邏輯和技術創新,互聯網+則最為全面,對參賽成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最高。日日夜夜對比賽的細心揣摩,讓團隊成員更好的在賽場上發揮青春風采。
前進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往往伴有顛簸和坎坷。陳老師說,團隊成員剛開始接手項目的時候,對于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大費周章。一開始,隊員對項目都有十足的熱情,也很有沖勁,但是比賽任務繁重,往往要反復打磨,而有的同學前記后忘,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難關一個接一個,考驗團隊成員意志和專注度。這時候,老師的鼓勁、打氣,能夠讓隊員重新找回熱情,保障項目堅持做下去。由于項目的實施條件有限,實驗環境相對一般,不管春夏秋冬都必須在焊接樓西側的小屋對實驗方案反復修改、實驗結果反復核對,對大家的定力和耐心都是極大考驗。陳書錦說:“團隊成員和老師們一條心,秉持堅持創新、堅持品牌、堅持形象、堅持第一的信念,是團隊的黃金準則”。正因為團隊成員有同樣的信念,才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迎接他們的是盛放的花朵和成功的果實。
一切付出都是沉淀和積累“剛接手這個項目已經具有一定基礎,但離參加比賽還是有著相當的距離。其中最具挑戰性的是創新:技術創新、項目方向創新和表達方式的創新”,陳書錦介紹,“團隊為比賽投入許多時間和精力,沒能拿到更好的名次多少有些遺憾,但是只要我們一直在進步就足夠了。”
目前,項目應用于汽車控制器熱沉焊接,將來留給“肯萊科特”的空間會更廣,可廣泛應用于電子封裝器件的薄板對接、地鐵薄壁鋁合金管板焊接等場合。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陳老師表示將在可回抽的高轉速攪拌摩擦焊接、加強攪拌效能的新方法方面,繼續探索研究努力開拓。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陳書錦老師和 “肯萊科特”項目團隊深信,一切的付出都是沉淀和積累。大家朝著成功默默前行,只為長路盡頭有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