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0---搶抓機遇 攻堅克難 進位爭先
2020年,電子信息學院圍繞學校建設“國內一流造船大學”的戰略目標,緊跟學校工作部署,以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為突破,以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重點重大項目和成果培育為抓手,以立德樹人、大學生核心素質提升為重要建設內容,抓重點、攻難點、創亮點,深化教育教學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01、黨建工作溫暖人心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從嚴治黨,以辦“和諧學院”、筑“溫暖黨組織”、創新爭優為目標,全面推進思政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及文化建設。完成黨委換屆,優化了基層黨組織設置。電子系教工支部獲校級優秀基層黨組織稱號。圓滿完成巡察工作,課程思政工作持續進行、平穩過渡到新校區,教師滿意率高!有力推動了學院紅色陣地建設。在新校區學院大樓建設了黨建活動室、支部書記工作室、統戰辦公室、工會活動室等。獲先進基層黨支部、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黨建品牌優秀、黨員教育微視頻和最佳黨日獎項,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專題項目立項等校級及以上榮譽10余項。
2、學科工作凝聚人心
堅持學科專業建設的龍頭核心地位,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布局和地方經濟建設需求,以博士點申報為契機,以一流專業建設為著力點,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凸顯專業特色,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協調發展。牽頭完成“系統科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申報工作。參與申報“土木水利”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完成“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學科評估工作。全力支持“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評估工作。
3、人才工作穩定人心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著重開展青年教師沙龍、教師科研教學團隊和課程群建設,進一步穩定青年教師隊伍,優化教師年齡、學歷和學緣結構,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師資隊伍。簽約博士10人,提前入職6人。新晉正高2人,副高10人。獲批“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獲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當選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1人。
4、教學工作深入人心
堅持“以本為本”,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堅持依托行業、特色辦學,以工程專業認證為抓手,積極探索本科生創新、工程能力培養體系構建、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改革、人才培養方案重構、分類培養模式探索和校企協同育人。獲批國家一流課程1門,省一流課程1門,省留學生全英文授課省精級品課程2門。新增省重點教材1部,省微課教學三等獎1項。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獲省優秀本科畢業設計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省優秀本科畢業設計團隊1個。獲批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和研究生實踐創新項目21項。水聲工程通過新專業評估,完成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2個專業的認證自評報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培育:總結撰寫“鑄大國重器 育一流人才 —— 卓越船舶工程師培養的雷競技ray官網實踐”。成立了11個教學團隊—— 依托團隊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課程思政建設。
招生180名碩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2019級134名研究生和1名博士生開題;2019級同學以團隊形式開題和日常管理。錄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留學生12名,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以及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留學研究生26名。本科生學科競賽、創新計劃項目100%全覆蓋。200余人次獲省級以上獎項114項(國家級68項,省級46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獲二等獎1項;江蘇省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9項(全省第五)。研究生87人次獲各類競賽獎項48項,第十五屆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商業組:全國總決賽二等獎1項,第九屆海洋與航行器大賽全國一等獎3項。
5、科研工作鼓舞人心
加強科研工作組織,以地方性、應用型、工程化為導向,加大各類高尖新項目和高質量重大獎項的申報力度,堅持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加強并優化科研團隊建設,加強與企業、研究所的聯系,全面深化產學研合作。
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造船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科學技術二等獎各1項。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項目7項,省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省級項目5項,各類軍工項目8項,總經費過千萬。獲批科技副總6人,產業教授2人,新增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牽頭制定國家標準1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省級標準1項。
聯合舉辦2020IEEE工業信息會議(INDIN2020)、NEMO 2020(聯合舉辦)、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年會。申請發明專利202件,PCT專利1件,受理轉讓23件。成立了14個科研團隊,積極探索團隊管理辦法。依托科研團隊開展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生培養等工作。
6、學生工作引領人心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工作理念,著力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著力提高學生工作隊伍水平,著力完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引領有效結合的新機制和新模式,不斷開創學生工作新局面。考研錄取率24.42%,2021屆報考率50.37%。招生工作地區錄取比例上浮1.84%,位列全校第一。獲江蘇省輔導員優秀工作案例一等獎1篇,江蘇省心理健康教育原創作品大賽二等獎1項。相關活動獲得中國網,亞太時報、搜狐網、今日頭條、江蘇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報導。
展望2021——固本強基 統攬全局 改革創新 爭創一流
2021年是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開篇之年,學院將進一步圍繞“科學謀劃、勇于改革、緊跟形勢、破解難題”的工作思路,營造和諧氛圍,調動教師積極性,積極爭取各類資源,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
1、全局工作合理統攬
1.發揮黨政協同作用,認真做好學院“十四五”規劃。
2.銳意改革創新,探索有利于學院事業發展的管理體系。
3.持續推進學院文化建設,大量增加學院文化元素。
2、黨建工作建章立制
1.對照巡察要求和整改方案,全面促進學院和諧發展。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強化領導班子的引領作用。
3.建章立制,嚴格規范各項工作程序。
4.強化成果意識,將學院特色化成果融入各項黨建工作。
3、學科工作科學謀劃
1.對學科現狀進行詳盡分析,對標找差,做好學科發展規劃。
2.引培并舉,加強學科隊伍建設。
3.積極爭取資源,做好學科平臺建設工作。
4、科研工作成果導向
1.獲批國自然基金項目6項以上。
2.申報3-4項國家級、省部級重點項目。
3.申報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國防科技進步獎等3-4項。
4.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
5.水下機器人、水面無人艇、艦載無人機、綜合保障系統等科研成果強化產品導向。
6.申報PCT國際專利9-12件。
7.培育高水平高被引論文3-4篇。
8.新增省部級平臺1-2個。
1.獲批國家一流課程1門(線下課程、混合課程、虛擬仿真項目),省級精品課程2-3門。
2.做好國家教學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申報工作,爭取有所突破。
3.獲批國家一流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4.高水平學科競賽獲獎(挑戰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等)3-4項。
5.1-2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6.課程思政落到實處,教學團隊建設見成效。
7.省優碩1-2篇,落實研究生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6、師資工作強化組織
1.引進博士12-14人。
2.新增國家級、省級人才2-3人。
7、學生工作創新機制
1.圍繞學風建設,以新生轉型教育、四六級、考研率、學科競賽等作為具體抓手,學風建設見成效。
2.堅持以生為本、成果導向、持續改進,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落到實處。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電信學院將緊抓“十四五”開篇契機,進一步凝心聚力,以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以更加飽滿的精神面貌獻禮黨的百年華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