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成人毛片在线三,成人免费图片视频,美日韩短视频无码,在线视频中文字幕蜜臀

黨旗高高飄揚 | 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互融共促打造堅強堡壘

作者:萬旻 謝凌燕 部門審稿人: 攝影: 視頻: 單位:宣傳部 發布時間:2021-04-29 投稿時間: 點擊量:1049

簡介: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成立于2011年11月,建立在能源與動力學院輪機工程系之上,目前有黨員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占比93.8%。輪機工程系教師黨員年均授課總量1200學時,授課學生約2500人次,近三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項,獲批科研項目25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65篇。支部擁有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人、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帶頭人1人。

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以黨建與業務工作互融共促,把黨支部的組織力轉化為推動輪機工程專業建設的強勁動力,實現雙促進、雙提高。黨支部2次獲批校先進基層黨組織,輪機工程專業獲批2017年博士點,2019年省一流專業和IMarEST國際等效認證受理,2020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

既是同事也是同志

“輪機系和輪機支部基本上是劃等號的,是真正融在一起的,可以說大家除了是同事也都是同志。”張俊苗是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一位普通教師黨員,他介紹輪機工程系絕大多數老師都是黨員,所以支部和系里的人員基本重合,“支部開展活動是扎扎實實的。我們會在支部會議上會把議程一項一項列出來討論,有時也會把一些日常的教學問題,放到支部的群里討論,可以說這種活動融入了每一天每一次交流當中。” 

結合黨日活動,黨支部開展了“黨日話專業”“黨日話學科”和“黨日話發展”等形式多樣的黨日活動,積極打造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黨建特色品牌。輪機工程系主任、黨組織負責人夏兆旺介紹,“品牌特色活動在師生中取得了很好地反響,能夠幫助年輕教師更好更快找到學科研究方向的核心和重點,并根據學科的主要方向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

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遵循“一三四”原則,以一個黨委為中心,結合支部活動、政治學習、教學科研三種形式,服務于學生、老師、企業和社會四個層面。支部通過邀請行業內專家講黨課,以支部黨日活動為載體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進一步豐富了輪機工程系黨建工作的內容、方法和載體,把黨支部的組織力轉化為推動輪機工程專業建設的強勁動力,實現了支部優質黨建與輪機工程一流專業建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結合輪機工程專業特色和江蘇省地方船舶海工行業特色,黨支部每學期都會組織專業教師與省內中船集團702研究所、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金陵船廠、招商局重工(江蘇)等船舶類單位進行產學研深度融合,拓展輪機工程專業的社會服務范圍,助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企業黨建活動。

每個人都是主人翁

三月份,教育部印發文件正式公布2020年度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雷競技官網獲批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輪機工程專業名列其中。“所有的成果都來自前期辛苦的積累。” 專業負責人、支部前任書記王軍老師深有感觸。

輪機工程專業的申報材料經過17次反復修改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知道最終能否成功,但參與申報的老師都默默付出著。王軍說:“申報成功,這里將留下我們走過的痕跡;若不成功,這些付出會被逐漸掩埋。教師崗位上更多的是去奉獻,而不是索取,作為黨員老師要能夠主動去承擔一些事情。”

“支部每個人都動起來了,有的負責整改材料,有的負責聯系專家對材料進行研討和指導,沒有人閑著,都發揮了主人翁的作用。”輪機工程系副主任李彪介紹,“以前學科建設方面的工作,主要由系主任和專業負責人承擔,而隨著系和支部的互融共促,讓更多人加入到工作當中,逐漸形成了支部的合力。”

學院黨委委員王軍和夏兆旺先后擔任支部書記,他們在專業、學科、支部等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做了很多基礎性工作。“他們從來不會在我們系和支部里說這些。我們都是等到申請專業學科、專業建設并取得成績的時候,才知道他們承擔了多少”。張俊苗老師認為,歷任支部書記以身作則表率作用為支部營造了很好的氛圍,也贏得了老師們的尊重。“所以當任務布置下去不會有老師推脫,無論事情對老師自身發展有沒有直接的幫助,只要是能力范圍之內的,都會努力去完成。”

“戰斗堡壘作用,它不是口號喊出來的,是自動形成的。黨員要樹立起黨員意識,要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用入黨誓詞激勵自己。” 王軍認為,只有每個人都盡到各自的力量,才能逐漸形成合力。把任務分解到人,大家都朝這個目標去做,把各自的事情做實了就會自然而然形成戰斗堡壘。”

向著共同的目標奮進

在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大家致力營造多維度的育人氛圍,更“接地氣”地走進學生宿舍,走到學生身邊,走入學生內心。支部鼓勵老師和學生多進行情感的交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師生關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除父母之外最重要的關系,深入了解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課堂育人僅僅是學業育人,對學生的培養應該是更外延的。”王軍如是說。

新入學的研究生,除了要完成日常課程學習,還要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在師兄師姐的帶領下,第一學期就能夠熟練運用科研方向相關的工程軟件,第二個學期就具備了一定項目研究的基礎,能夠逐漸在老師指導下帶著小項目著手研究。對于學生交上來的論文或者研究報告等,輪機工程系的老師采用批注方式修改,通過對比,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看到自身不足,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準確掌握都有極大幫助。“每個周末都會專門安排時間給學生分享最近的學習成果,除了讓學生了解科研的方向,也增長在大的領域里面的見識,對學生的成長和工程應用起到了長足的作用。”夏兆旺介紹。

對于愿意繼續讀博深造的學生,支部側重于基礎研究的培養,比較容易出成果;而對于更希望去企業、研究所工作的學生,會讓他們跟著老師橫向項目走,更利于他們自身的成長。根據學生生涯規劃在培養方式上各有側重,夏兆旺介紹“學生很喜歡這種模式。”據統計,輪機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中有85%以上進入船舶相關的行業就業,在行業中逐漸形成一定特色,這部分學生又與學院提供了牽引和連線,對就業起到了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

輪機工程專業科研服務和船舶的主輔設備有很高的關聯度。科研服務更偏向于工程應用,科研成果會被企業投入生產并用于一線。王軍說:“我們的老師需要和企業工程師一起協助解決產品的不足,在實際應用中不斷打磨提高,一次次長周期跟蹤服務的過程不斷錘煉著老師自身的專業本領。”近三年,在系黨員教師的示范引領下,支部黨建工作與專業建設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輪機工程教工黨支部和學生支部正一起策劃系列支部活動,5月中旬將前往沙家浜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夏兆旺說,通過系列活動進一步促進師生交流、加強溝通,也通過學生支部中相對來說比較優秀的學生,進一步帶動影響他們的舍友、同學,形成一個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聚集,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站在新的起點再出發,輪機工程系教工黨支部正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迎接建黨100周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