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謝春生,1948年1月生,1977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同年分配到鎮(zhèn)江船舶工業(yè)學校工作。近40年來,一直從事本科生與研究生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后獲得省(部)、市級科技進步獎勵20多項,國家專利授權5件,6次被評為江蘇省高校和學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
1977年從上海交大畢業(yè)分配來到學校工作,我正當“而立之年”,也正是精力旺盛干事的年歲。我們學校定位是培養(yǎng)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為國家和地方國民經濟發(fā)展服務,為我國造船工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服務。當年,第六機械工業(yè)部從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調來陳寬同志擔任學校的領導,他具有豐富的大學教學和科研經驗,深知開展科學研究對大學發(fā)展、提高學術層次的重要性。他在各種大小會議上號召和動員廣大教師搞好教學的同時必須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為了鼓勵教師搞科研、開展科技服務,學校教代會討論通過了科研工作獎勵辦法,就是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的“三七五四一”經濟分配政策,即完成一個項目創(chuàng)造的經濟利潤,30%歸學校,70%分配到基層各個系(學院), 到各系的70%中有50%到科研課題組,40%留作發(fā)展基金(系與課題組所在的教研室各一半),10%作為各系的利潤提成。20世紀80年代, 國家經濟發(fā)展仍較落后,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教師的工資收入都較低,利潤35%獎勵科研人員, 獎勵的力度還是較大的, 對調動廣大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對外開展科技服務和促進學校的科研工作開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學校的科研工作也逐步開展起來。
升格為大學不久,學校陸續(xù)從全國一些高校、大型國營企業(yè)招聘引進了一些高校教師、畢業(yè)的研究生和企業(yè)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實行人才強校的戰(zhàn)略,對學校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79年初,學校從云南5022廠引進時任該廠技術部門負責人劉和法同志。他當年40多歲,正當年富力強,經過鑄造專業(yè)連續(xù)九年的學習,有從事材料成型厚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又經過多年軍工企業(yè)技術工作的歷練,理論與實踐結合,思想開放,敢想敢闖,來到學校與我們教研室的老師一起,積極開展調研,與企業(yè)合作開展科學研究,成為我們的科研帶頭人,也是學校科研起步的帶頭人。后來,因科研成就突出,他當選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為大家開展科研的學習榜樣。
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曾參與的一個科研項目。在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改革開放不久,各條戰(zhàn)線建設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對高質量的冷軋薄鋼板需求量高速增長。武漢鋼鐵公司用巨額外匯從西德米巴赫(Mebhai)公司進口了我國第一條薄鋼板連鑄連軋自動生產線,徹底地改變了我國半自動生產冷軋薄鋼板能耗大、效率低的落后狀態(tài)。但進口自動生產線上一些易耗的關鍵零部件依靠進口,價格昂貴,花費國家大量外匯,且供貨不及時。武鋼在試用雷競技官網研發(fā)的國產化銅合金電極取得滿意效果后,要求雷競技官網對生產線上閃光電阻焊關鍵部件進行國產化研發(fā),替代進口備件。武鋼和我們學校雙方的領導都十分重視。我記得那是在1988年4月的一天,我們與武鋼簽訂了總價63.5萬元的合同。我們把這次與武鋼簽訂的項目分成四個科研小組,每個小組由3―6位老教師和青年教師組成,承擔不同的研究任務,由劉和法老師負責總成工作。
研究任務重、工作量最大的是承擔米巴赫閃光焊機的上、下銅合金底座,以及銅合金活動和固定大座小組。首先要根據進口件實測的性能,研究出新的替代材料。學校沒有大的熔煉爐可鑄造毛坯,得到同屬六機部領導的鎮(zhèn)江螺旋槳廠的大力支持。鑄件完成運回到學校進行固溶+時效處理后,學校沒有大的機加工設備,聯(lián)系到地處南京的720廠加工。要在每件銅合金下底座臺階長度方向上鉆二只直徑20mm、深近2米的通氣孔,當時技術難度是很大的,稍有不慎,麻花鉆頭就會被銅屑鉸死折斷在深孔中,無法取出,后果嚴重。幾位青年教師辦了半年的該廠臨時出入證,每天早上8點上班前乘火車趕到車間,晚上10點左右回到鎮(zhèn)江,我們一直守候在機床旁,提醒操作工每鉆約四五分鐘,就停鉆退屑,協(xié)助用長鐵鉤伸到孔內鉤出銅屑,再用高壓油沖入孔內帶出細銅屑, 不斷地重復進行進退鉆孔,十分單調枯燥,每天來回奔波,人也很累,但初次承擔這項任務, 深感責任重大。在加工期間,課題組劉和法等老教師不斷地往返南京720廠的加工現場,與工廠技術人員探討技術問題。經過近4個月的通力合作,終于完成協(xié)作加工任務。在鎮(zhèn)江市協(xié)作單位加工的零部件也都完成了加工和加工精度的測量檢驗,先后完成了組裝和裝箱。在研發(fā)過程中,各個分擔任務的科研小組,團結互助,克服許多困難,較順利地完成這一具有重要意義的任務。
在同武鋼合作時,雙方商定在12月下旬,必須在生產線停機三天大修期間內,更新安裝我們學校研制開發(fā)的國產化備件,不允許出現差錯,以免影響生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備件必須提前送到施工現場,大家商定,由我隨車運送。冒著寒冷,經過兩天的行車,我們把裝運備件的汽車開到冷軋廠車間,在國內第一條從國外進口自動冷軋薄板生產線,首次進行備件國產化試驗。23日上午,學校研發(fā)的國產件安裝到位,我心里也踏實輕松多了。約十點多鐘,車間技術組長匆匆忙忙給我送來一份加急電報,得知我母親在我從鎮(zhèn)江出發(fā)的當天夜間過世,讓我速回。未能為母親最后送終,令我悲痛不已。趕回到老家,母親的后事經兄姊處理完畢,按鄉(xiāng)俗在家守孝三天后,我便匆匆回到學校。經與武鋼冷軋廠電話聯(lián)系,告知我們研發(fā)的國產化備件一次試車成功。這將為武鋼大幅度地降低備件成本,為國家節(jié)約了大量外匯,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受到武鋼同志的一致好評。課題組的同志經過大半年的團結合作,辛勤奮斗,終于迎來了成功的喜悅。我們的技術研發(fā)工作同時也較好地帶動和促進了雷競技官網科研和科技開發(fā)工作,鍛煉了一支敢于拼搏的科技隊伍,提高了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對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發(fā)展發(fā)揮積極作用。
我們學校在武鋼進行我國從國外引進第一條冷軋薄鋼板自動生產線上閃光焊機關鍵備件國產化試驗成功,在國內冶金工業(yè)系統(tǒng)影響深遠。兩年后,在1990年,鞍山鋼鐵公司與雷競技官網簽訂了研發(fā)合同;1992年,上海寶山鋼鐵公司先后委托雷競技官網研發(fā)從西德引進的1.70米和2.03米連鑄連軋自動生產線上閃光焊機關鍵備件國產化;1995年,本溪鋼鐵公司委托雷競技官網研發(fā)從法國引進的自動生產線上閃光焊機關鍵備件國產化;1996年,武鋼從挪威引進自動生產線后,又委托雷競技官網進行備件國產化研發(fā),都取得了圓滿成功。1994年,該項目獲得中國船舶工業(yè)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