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四序遷流。自1983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被分配至雷競技ray官網工作,到2021年光榮退休,蘇勇已執教38年。三十八載師者春秋,從初出校園的少年到桃李滿園的教授,從一張青澀稚嫩的白紙到一幅流光溢彩的畫卷,從青蔥到花甲,蘇勇一步一個腳印,既勤且嚴,不曾懈怠。回望這一萬三千多天,歲月留下清晰的痕跡,時光刻下斑駁的紋理,但胸懷秉燭解惑之志,蘇勇熱愛依舊,興致盎然。
師道當嚴
“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回學校看望老師的學生還會提到,當年蘇老師真是嚴格啊!”無論是課堂紀律還是作業布置,抑或是復習安排和考試內容,蘇勇始終以高標準要求學生。計算機專業課內容多、難度大,很多基礎課是將來更進一步進行綜合學習的基石,為了確保學生掌握知識,蘇勇一遍遍強調課程的重要性、一次次組織學生研討交流、一回回為學生糾錯答疑……嚴格的要求藏不住溫柔的期待,精益求精,備益求備,“無非是想逼學生多學一點東西”。
蘇勇師道之嚴,不僅嚴在對學生的要求,還嚴在律己立身。計算機編程語言的更新迭代較快,從最初的BASIC語言到其后的C++和Python,每當有新的語言出現,蘇勇都自學新知識、準備新課程。“以前學習資源少,條件有限,都是自己硬著頭皮摸索。”啃得下“硬骨頭”,挑得起“重擔子”,接得住“燙山芋”,日夜不倦中,蘇勇跟緊學科前沿,傳授給學生新鮮實用的知識。盡責、盡力、盡善、盡美,蘇勇嚴格的自我要求已成習慣,“否則過不了自己這關”。
春風化雨
“身為教師,首先要樹立一個信念,我的責任是教書育人,精心教書、潛心育人,永遠是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把講臺站穩站好、把學生教會教成,是蘇勇作為教師的信念。初到學校時,剛剛褪去學生身份的蘇勇在教學方面經驗尚淺。為了把課上生動、教精彩,蘇勇“厚著臉皮”向老教師問道取經。
“多去聽前輩們的課,不是一次兩次,要長期堅持。”蘇勇不斷學習前輩的教課思路、方式和技巧,刻苦鉆研,在學思悟踐中打磨自己的教學能力。今天的蘇勇已經成長為曾經所憧憬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他仍然建議年輕的教師多學習多請教。學習過程不僅是教學經驗的傳遞,更是育人信念的傳承,“新老教師之間的傳幫帶非常重要,一定要下功夫,勤學苦練,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
育人不僅在課堂上也在課堂外。蘇勇也一直關心、關注著學生成長。他經常去宿舍和學生們聊天,了解學生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亦師亦友的身份讓他成為學生心中的“知心大哥”,“當年班上每一個學生,我都能叫出名字”。以燈傳燈,則心燈不滅。幾十載光陰飛逝,但師生之間的感情卻歷久彌堅。蘇勇與許多學生保持著長久的聯系,有的學生成為人生摯友,有的學生成為業界棟梁,有的學生成為現在江科大的客座教授。
為霞滿天
“從鎮江船院到華東船院再到江科大,從科研處計算中心到計算機學院,我對學校、對學院的感情,至真至深。”蘇勇與學校和學院一起成長,彼此間早已筋骨相織、血脈相連、氣息相應。
2021年退休后,蘇勇被雷競技ray官網張家港校區返聘,繼續在教師崗位上發光發熱。接受采訪時正好是周五下午,蘇勇剛剛結束了指導本科學生畢業設計的視頻會議。現在的他每周在鎮江和張家港之間往返,“覺得自己尚有余熱可發揮,我的課是受歡迎的,教書育人讓我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有動力,一點都不累。”
此外,作為橋牌資深愛好者,蘇勇還計劃利用空余時間繼續鉆研牌技,既發展興趣愛好又鍛煉思維能力。“江科大橋牌協會是鎮江市橋牌協會的理事單位,咱們學校工會組織的棋牌類比賽,獎品幾乎都被我拿遍了。”無論是教學還是橋牌,說起自己真心熱愛的事物,蘇勇笑容生動、眼神有光,虔誠且堅定,自信又從容。
以初心、以匠心,懷真情、懷熱情,蘇勇退休后的生活,依然豐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