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也許你沒見過。那么,你見過晚上十點半的江科大嗎?教室里,寂靜猶如春晨的碧湖,只余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江科大的考研學子們在位子上埋頭苦讀,認真地看著手里的書本,時而神情嚴肅,眉頭緊皺;時而面露微笑,豁然開朗。對于考研學子而言,滿天星辰為伴,或許孤獨,或許很苦,但是一定很酷,因為一切都值得。
認真聽講的課堂,寫滿筆記的課本,安靜無聲的自習室,初升的朝陽與高懸的月亮,這一切對于現在的劉棕鑫來說都成為辛苦但美好的回憶。糧食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劉棕鑫今年成功保研至華南理工大學!回首過去的幾年,劉棕鑫感慨良多。
先定一個小目標——保研
大二時,劉棕鑫決定爭取保研。當然,目標的實現不是一帆風順的,目標的確定也不是憑空出現的,這需要一個契機,一份你覺得能實現的底氣,而劉棕鑫決定走保研這條路的這份底氣來自于大一下半學期突然沖到了專業第一名的績點。如果說大一沒有下定決心努力保研是因為對保研的不了解,那么大二時除了績點第一為他想要保研埋下了種子,老師和學長的幫助和肯定更為他堅定這個目標澆水施肥,讓它破土而出。
學習路上總不會是孤軍奮戰,一定會有那么個人,或那么些人陪在你的身邊,給你幫助,予你鼓勵。很幸運,劉棕鑫的學習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位老師,他就是劉棕鑫大一時的輔導員——武兆文老師。劉棕鑫到現在都清楚地記得他大一時上臺競選三好學生,可由于他剛剛進入大學,比較靦腆,在講臺上很緊張,說話磕磕巴巴的,但是武老師在他開始答辯前悄悄地和評委老師同學們說:“這位同學可能有點緊張,你們在他答辯的時候,那個時間限制可以先放寬一下,讓他說完,就是不要給他時間限制,他是個好學生。”而這一切,正在后臺緊張準備的劉棕鑫毫不知情,直到他答辯完畢,他才從同學嘴里知道了這件事情。在他得知這些的那一瞬間,心里的感動難以用語言形容。那諄諄教誨,那如老父親般的叮囑,不僅是對他能選上三好學生的期待,更是對他學習生活上的支持與鼓勵。
保研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雖然他人的支持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還是自己自身的努力,劉棕鑫深諳此理,所以他付出了300%的努力與汗水。小時候常聽大人說:你現在辛苦點算什么呀,等到了大學就輕松了。其實不然,如果想和劉棕鑫一樣保研或者在大學有所作為,又或者只是為了將來有一份更體面的工作,那么在大學生活需要付出的努力必將不亞于高中。在這短短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劉棕鑫印象最深的還是大二。劉棕鑫大二那年的整個暑假都在學校,上午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做實驗,晚上回宿舍敲代碼。除了必要的好好學習,保持績點的穩定外,報名參加各種競賽也是他能夠保研成功的“技巧”之一,比如數學建模競賽、數學競賽還有生命科學競賽等等。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劉棕鑫提到他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經過一起努力奮斗、克服困難,那些組隊的隊友都成為了他很好的朋友,大家相互幫助,一起前行。
既然學校里有這么一位厲害的學長,我們自然要從他身上“薅”一波經驗。而劉棕鑫獨特的學習經驗,則是“學習休閑,各有定時”。具體來說,學習的時候就專心學習,學完了就好好玩,比如規劃好一周的時間學習幾天,完成學習任務后,就給自己放一整天的假。“但是休息了一整天之后呢,在當天晚上一定要反思你這一天都玩了什么、學到了什么,自己有什么靈魂上的升華,然后再對比一下別人,別人在這一天可能會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能,我在這方面,可能會落后別人一大截,他們會突然超過我,這樣在第二天的學習上就會有很大的動力”。劉棕鑫強調,上課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手機,因為這樣不僅可能在游戲上會坑隊友,還可能聽不到老師講的重點。至于讓我們擔心的期末考,劉棕鑫的建議是,在復習的時候,準備一本筆記本,這樣能更好地鞏固那些重點。“大學四年嘛,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能保最好,能考就考”,考研和保研都是學習過程的兩條路,都能通往成功。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世界上有許多人,但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我們也許很普通,但是我們必須拒絕平庸,就像十里長山的花生生不息,我們也將書寫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