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應能源與動力學院和科學技術研究院邀請,華南師范大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杰青、“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蘭亞乾教授在行政樓100號報告廳,為學校師生作主題為“新型金屬氧族設計合成及光/電催化性能研究”的學術報告。能源與動力學院院長陳代芬教授主持,300余名師生聆聽報告。
陳代芬介紹了蘭亞乾教授的學術履歷,并對蘭亞乾教授到訪雷競技ray官網并開設講座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
報告中,蘭亞乾教授結合當前新能源技術發展前沿,簡要介紹了團隊近年來在新型鋰離子電池、光和電催化CO2還原、以及燃料電池等前沿能源領域的研究成果,并闡述了上述選題之間內在關聯性。從本質上指出多金屬氧酸鹽的新結構和新種類是金屬氧簇合成化學的研究重點,金屬氧簇具有優異的酸性、強的氧化還原性以及類半導體性能,使其在光/電催化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5年來,課題組如何通過拓展金屬氧簇結構基元和金屬種類進行光催化方面的功能和應用探索。包括,構筑金屬氧簇新模塊,合成“鉬紅”系列巨型鉬氧簇;拓寬金屬氧簇新種類,構建第IIIB和IVB族金屬氧簇;設計功能化金屬氧簇及組裝體,實現光合作用人工模擬;合成多功能金屬氧簇催化劑,用于光熱/光電多能源驅動有機氧化反應。為構筑新型金屬氧簇及功能化應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現場師生與蘭教授就“新型能源的轉化與應用技術”“多酸基材料的發展與應用”“光催化和電催化CO2還原技術”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與交流。蘭教授廣博的視野、幽默的語言以及獨特的分析視角讓在場師生對目前的新能源發展熱點有了更深刻、清晰的了解。
蘭亞乾教授是華南師范大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導,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江蘇省“雙創團隊”領軍人才、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資助,以及中國光化學-泊菲萊優秀青年科學家獎。現擔任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委員會委員,Natl. Sci. Rev.學科編輯組成員,EnergyChem、Scientific Reports、Polyoxometalates等期刊編委和顧問編委。主要從事團簇化學和配位化學的研究,致力于晶態材料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探索。近五年來在Sci. Adv.、PNAS、Nat. Commun. (7)、J. Am. Chem. Soc. (11)、Angew. Chem. Int. Ed. (26)、Adv. Mater. (4)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70余篇。論文被他引23000多次,ESI高引論文28篇,連續3年入選科睿唯安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和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