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成人毛片在线三,成人免费图片视频,美日韩短视频无码,在线视频中文字幕蜜臀

研究生教育30周年 | 郭錫杰:如春蠶吐絲 若綠桑成蔭

作者:郭錫杰 部門審稿人:周春燕 攝影: 視頻: 單位: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3-05-17 投稿時間: 點擊量:2991

【人物簡介】 郭錫杰,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雷競技ray官網副校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副所長、常務副所長、黨委書記等職。長期從事家蠶分子病理學和蠶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教育部、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科技項目等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先后培養博、碩士研究生33名,其中3人獲得雷競技ray官網優秀博士論文,1人獲得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年我就報考,首選志愿是林業果樹專業,錄取時被調劑到蠶桑專業,從此與蠶結緣。1982年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1985年1月起留在蠶研所工作;后又到浙江大學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取得農學博士學位。時光荏苒,忽而半生,曾經想去田間“種樹”的我,在學校里“樹人”幾十載,教書育人、研究蠶桑、建設學科專業,幾多艱難或激動時刻,都成為奮斗歲月里的珍貴回憶。


陽光總在風雨后

蠶業研究所作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所屬研究所之一,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01年3月,經農業部和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蠶研所與當時還是“華東船舶工業學院”的學校合并。同年9月,生物技術學院在蠶研所的學術力量基礎上正式建立。校所合并之初,蠶研所依托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我們只負責招生、指導與培養工作,學位授予權屬于中國農科院,由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發放畢業證書和授予相應學位。

2003年開始,蠶研所、生物技術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和學科點建設步入快車道,當年獲得特種經濟動物飼養二級學科碩士點,2005年獲得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06年獲得農業推廣專業學位碩士點,2007年獲得特種經濟動物飼養二級學科博士點,2011年獲得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獲得畜牧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研究生招生規模也從最初的每年幾人發展到現在的每年一百多人。作為這個過程中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者,我為自己所做出的應有貢獻倍感自豪。除了牽頭組織各個學位點的申報工作外,我還組織制定了屬于學校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招收了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后的首屆博士研究生,申請獲得雷競技官網首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博導類課題,指導的博士論文為學校獲得首篇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

自校所合并后,學校就一直在爭取申報自有博士點,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各部門積極配合。我們按照學校領導和研究生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積極整理材料、遞交報告、匯報情況......往返奔波于鎮江和北京之間。2003年以華東船舶工業學院的名義向國務院學位辦遞交了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點申報材料,很遺憾沒有申報成功。競爭不怕失敗。面對激烈競爭,我們沒有放棄,繼續認真準備,積極尋找機會。學校在成功爭取到“特種經濟動物飼養”碩士點劃轉雷競技官網的基礎上,面對當時省內各高校申報博士學位授予權的激烈競爭壓力,確定了爭取進一步將該學科博士點劃轉雷競技官網,同時獲得博士學位授權的申報策略。隨后,學校上下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積極配合參與其中,也留下了一些難忘的小故事。有一次,時任分管校領導王自力副校長帶領我和研究生部楊興林等同志,準備乘坐火車去國務院學位辦匯報。趕到火車站發現火車晚點,那段時間正好是雨季,等了兩個多小時才得到通知,暴雨沖壞了蚌埠段一處鐵路,火車運行暫時中斷。我們只能轉道南京,等第二天一大早的飛機趕往北京,勉強趕上預先約好的匯報時間。匯報完,我們又連夜乘飛機返回,根據學位辦的要求對申報材料和相關報告進行修改,材料完成的當天,乘飛機再到北京報送。還有一次晚上楊興林和我在祿口機場登上飛機,但因天降暴雨晚點4個多小時才終于起飛,卻又在飛行過程中遇到強氣流,飛機連續劇烈顛簸,乘客們都被嚇得尖叫。那是我平生經歷的最嚴重的一次飛機顛簸,也是一次難以忘懷的飛行經歷。我們趕到酒店已經是早晨6點,來不及平復心情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陽光總在風雨后。200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中國農科院的“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博士學位授予點劃轉給雷競技ray官網,學校終于成功晉升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得知消息,我真的非常欣喜,鍥而不舍拿下博士點,過程可以說是相當坎坷,也是眾志成城。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后,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等專業博士點的申報陸續獲得成功。

此后,“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學位點的招生指標增加,學生培養模式也隨之改變。原來依托中國農科院培養研究生是兩段式的,學生入學后先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集中半年時間完成課程學習,再回蠶研所做實驗,進行博士課題研究。在雷競技ray官網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就可以一邊上課、一邊到實驗室做科研,一入學就進入科研狀態。2008年,“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招收了學校第一屆博士研究生,共4人,現在學校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數已經有50余名。


雄關漫道真如鐵

雖然學校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但“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仍屬于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017年,國務院學位辦對學位授予學科點的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所有的二級學科點都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升格為一級學科,否則將被撤消。當時我們十分緊張,壓力很大?!疤胤N經濟動物飼養”博士點在中國農科院從1986年就開始招生,蠶研所也是我國最早培養蠶學博士研究生的單位之一,如果不能升格為一級學科,這樣一個積淀深厚的學位點,同時又是為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做出重要貢獻的博士點,豈不是要砸在我們這一輩手上?這無論如何都無法向學校交代,也無法向蠶研所的前輩和自己交代。

再難的路,都要堅定走下去。為了保住這個博士授權點并升格為一級學科,我們認真分析學科情況和學科申報條件要求。畜牧學一級學科包括6個二級學科,作為二級學科六分之一的“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含蠶峰)”專業,主要涉及家蠶、蜜蜂等經濟價值特殊的非常規動物,且雷競技官網該專業僅涉及家蠶及作為其飼料的桑樹。而畜牧學下的其他二級學科如動物遺傳育種、營養與飼料、動物繁殖、動物生產、畜牧生物工程均涉及豬、馬、牛、羊及家禽等大動物。如果將家蠶這個特種經濟動物按照畜牧學下設的二級學科結構再進行細分,那很難獲得認可。因此,只能想辦法拓展當時存在缺陷的學科涵蓋面,這是個大難題。我們邀請了一些國務院學位辦的評審專家來校把脈指導,經過廣泛咨詢討論,結合學科實際情況,設置了“特種動物科學”“畜牧生物工程”和“蠶桑資源利用”作為畜牧學一級學科下的3個學科方向,既滿足申報要求,又充分體現雷競技官網特色優勢。通過努力,一舉成功將學校特種經濟動物飼養二級學科升格為畜牧學一級學科。

專家們還建議,最好能夠發展一個動物科學方面的本科專業,以逐步拓展雷競技官網畜牧學科的內涵,支撐畜牧學一級學科。從2018年開始,學院方面陸續引進了一些畜牧獸醫方面的博士人才,積極申請相關課題、承擔科研項目,同時也負責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早準備、多積淀,大家一起向著目標前進。

現在新的學科分支和增長點不斷涌現,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我們注意到近幾年新開設的本科專業大多都屬于交叉學科,比較前沿、新穎。在這種背景下,大家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學科方向,尋找自己的特色,希望實現錯位發展。針對省內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畜牧學一級學科的學科布局,我們必須發揮特長,尋找新的生長點,比如向寵物動物方向發展是我們在設想和謀劃的一個命題。

雄關漫道真如鐵。學科規劃和專業布局無法一蹴而就,需要曠日持久的努力和隨機而動的調整,堅守初心、矢志不渝,相信假以時日,夢想終會實現。


芬芳桃李總關情

我一直保存著多年前一名碩士生畢業離校時發來的短信:“郭老師,我安全上車了。謝謝您三年的教誨,我學到了太多。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衷心感謝您!”這名學生學習很刻苦,工作踏實主動,但有時有畏難情緒,面對審稿人對投稿論文提出的返修意見還曾哭鼻子!我因人施教,注重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客觀分析問題,主動面對復雜情況,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他是我早期指導的研究生中第一個用英文發表論文的人,畢業后考取中科院博士研究生,為學弟學妹們樹立了榜樣。我從2001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2005年開始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至今共培養了19名碩士、14名博士。

2009年我擔任校領導后平時在東校區辦公,而我的實驗室在西校區,不能每天都過去。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我每個周末一定會去西校區指導學生們的實驗,一個一個面對面地聊聊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問題。平時,他們會給我發微信、發郵件,無論多忙,我都盡量在當天晚上處理回復,一來怕自己時間長遺忘,二來怕耽誤他們工作。學生畢業后跟我聯系,還提到“郭老師總是晚上十二點多甚至更晚的時候回郵件”。現在實驗室就在學院一樓,我每天早上上班都要先去實驗室,帶領學生養蠶,指導學生做實驗。

細節是科學的根基。在實驗室,我要求學生保持實驗器械的整齊、清潔,對事對物都要有條有理,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研究生要注重培養自己嚴謹的科學精神,研究生論文必須以自己的實驗數據說話,否則就算論文寫得再天花亂墜,我也決不給過關。如果讀書時都不能做到用嚴謹的態度進行科學實驗,以后還怎么獨立從事科學研究?還怎么出科研成果?

2014年,我指導的博士生朱峰的畢業論文《家蠶微孢子蟲孢壁蛋白SWP26及其宿主互作蛋白的研究》獲得了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這個學生在江科大讀完碩士后考取了我的博士生,學習工作很踏實,基本上天天都待在實驗室,遇到問題會自己查資料、向別人請教,主動性很強。畢業后去了云南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工作,還申請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學生各有個性,有的很勤奮,老師點撥一下,就能拿出幾套實驗方案,還會主動搜集相關資料;有的比較散漫,主動性不足,可能要推一下才會走一步。這樣的學生我決不放棄,反而盯得更緊,一定要督促他們把專業學好。

芬芳桃李總關情。看到學生們成才,是我最欣慰的事。碩士畢業生有考取中科院、浙大等名校繼續深造的,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單位正在發揮骨干作用的。博士畢業生大都在高校和研究單位工作,有的發展成為所在單位的學術和科研骨干,有的走上領導崗位,正在為所在單位的事業發展和蠶桑產業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前段時間,我讀了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回信,很是感動。我們學校在江蘇、安徽、廣西建立了3家科技小院,研究生們被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從書齋走向村莊,研究和解決蠶桑行業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種桑養蠶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將支農做到田間地頭,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是我們對學生的期待,更是每一位蠶桑人的心愿。

(采訪、文字整理:羅文 謝凌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