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第二十一期“江蘇高校名師名課月月觀摩”系列活動在長山校區舉行。本次活動聚焦“海工引領,數字賦能,產教融合——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創新改革與實踐”的主題,江蘇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江蘇高校教師教學發展研究會以及江南大學、江蘇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領導、專家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期觀摩活動。活動由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朱永梅教授主持,并通過“云書院”平臺面向全省高校進行線上直播。
活動伊始,朱永梅教授圍繞雷競技官網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創新改革與實踐進行了總體匯報。她強調了在新時代背景下,海洋工程領域的快速發展對船海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課程群團隊緊密圍繞學校人才培養定位,結合船海特色優勢,通過海工引領、數字賦能、產教融合多路徑探索實踐,為船舶與海工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人才。隨后,朱教授結合所負責的《機械設計》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分享了“海工引領,全真教學——《機械設計》教學創新實踐”。匯報中,朱教授詳細闡述了課程概況、創新設計、資源建設以及實踐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她提到,通過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新形態教材建設、四步進階工程實踐項目庫建設以及虛擬實踐平臺建設等舉措。該課程還面向社會開放,受益人數眾多,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并先后獲得國家級一流線上課程、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新工科正高組一等獎等榮譽。
《機械原理》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負責人田桂中教授分享了“數字賦能,全面轉型——融合信息技術的《機械原理》改革與實踐”。他介紹了《機械原理》課程的改革歷程和實踐成效,特別是深度融合信息技術的做法和經驗。田教授提到,通過資源建設、引入MATLAB和ADMAS等工具強化解析法知識點、構建“雙元一體化”課程教學體系以及基于CDIO理念的項目式教學等舉措,課程已經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轉型。
《機械制造技術》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管小燕副教授和來自中船動力鎮江有限公司的陳廣平總工共同進行了“產教融合、實踐創新——《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的改革與實踐”的分享。教學團隊與中船動力鎮江有限公司緊密合作,通過企業專家進課堂講課、參與課程建設和實施以及與教學團隊開展科研攻關等舉措,他們成功地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為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自由研討環節,來自不同高校的教師們就產教融合、課賽結合、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收獲頗豐,受益匪淺。
南京理工大學袁軍堂教授和常州大學馬江權教授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點評。他們對雷競技ray官網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團隊所開展的教學改革和創新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雷競技ray官網黨委常委、副校長任南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江蘇高校名師名課月月觀摩”系列活動第二十一期的舉辦,全面展示了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改革的成果,對帶動學校一流課程建設,打造卓越本科教學提供了引領示范。未來,雷競技ray官網將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推進江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江蘇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二級調研員郭新宇在總結講話中,對本次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展示了雷競技ray官網在機械基礎課程群教學創新改革與實踐方面的成果和經驗,也為全省高校教師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共同提升的平臺。她同時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高校要緊跟產教融合時代要求,在課程教學改革中進一步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二是高校要牢牢把握高等教育數字化這一趨勢,強化以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賦能教育教學;三是在教育國際化方面充分借鑒國內外一流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她希望各高校能夠繼續積極參與此類活動,共同推動江蘇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本次的教研活動為機械基礎課程群提出了新的方向,雷競技ray官網將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持續推進智慧課程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智能化、數字化、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的成長成才,為推進江蘇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江科大智慧和力量。
(撰稿:葉慧、鐘偉 初審:程鵬 二審:程珉 終審:周春燕 編輯:程鵬)